淮西一派官员都在绞尽脑汁,力图寻找转圜的可能。
可是朱标却没有给他们机会。
“既然诸位都没有意见,那么退朝。”
朱标发话,李善长和吕永博纵然想再争取一下,也没有机会了。
朝臣恭送朱元璋和朱标离开后,淮西一派官员大眼瞪小眼,满心不甘。
吕永博于朱标一念之间,跟尚书高位失之交臂。
朝堂上淮西一派失利,而朝堂外,锦衣卫大肆抓捕各军营涉嫌贪污的淮西武将。
宋隐自然不会放过这个机会,翌日报纸上就刊登了贪污军费的事情。
对于贪污者,朱元璋也是从严查办,所有涉案官员,全部满门抄斩。
一夜之间,淮西一派在各地军营的武将,杀了一大批。
为了自保,淮西勋爵甚至纷纷和各地军营的淮西武将断绝关系。
如此一来,导致淮西一派官员在各地军营渐渐失去民心。
许多还准备依附他们的将士,纷纷打退堂鼓。
好在淮西一派毕竟跟着大明一起成长,他们在朝廷内外的势力底蕴深厚。
仅凭这次重创,还动摇不了他们根本。
……
年关将至,负责两个部门的宋隐,照例要去跟朱元璋汇报工作。
“宋隐,时间真快,很快就到三年之约了。”
“现在铁轨工程具体打造得怎么样了?”
朱元璋桌上堆满了各部门递过来的折子,但是这些他根本不感兴趣。
这些国事他几乎都交给朱标打理。
宋隐面对朱元璋的询问,有些疲倦地打了个哈欠,“皇上放心,说好三年就一定会如约完成。”
“再有一年就差不多了,相信皇上这一年定能挺得过去。”
宋隐这话,朱元璋差点一口气没理顺,他凶巴巴地瞪了宋隐一眼。
这王八蛋,这说的什么话,好像自己随时就要进棺材似的。
朱元璋现在只是为了让朱标锻炼,所以让他监国,自己身体还十分硬朗。
“能如约完成最好,咱等这个机会等得太久了。”
“明年开春,或许有一场硬仗要打。”
朱元璋这话,直接把宋隐说愣了。
“锦衣卫探子得到消息,蒙元齐王对我朝虎视眈眈。”
“特别是齐王麾下有一个太尉叫乃儿不花,此人非常棘手。”
“那时,万不得已还得要重新启用蓝玉这些武将。”
朱元璋这番话,听起来似乎是在跟宋隐商议,却又是暗示他,尽快做好掌控淮西武将的准备。
毕竟一旦发生战事,身为武将的蓝玉等人必定是首当其冲。
那时,即便宋隐是军部尚书,他也没有更好的选择。
正好趁这段时间,加强治理军队。
否则,淮西武将就像是僵而不死的百虫,加上他们深厚的底蕴,仍然有搅动朝廷风云的能力。
虽然大明屡次重创蒙元,但是蒙元朝廷本身四分五裂,其中各种势力错综复杂。
大明之前击败的蒙元军队,事实上,还不是蒙元朝廷的真正主力。
漠北草原真正强劲的对手,是瓦剌和鞑靼这两个部落的势力。
而且这两个部落,都有战斗力极为强悍的将军率领。
目前锦衣卫探子传回的消息,正是齐王这边发生异动。
眼看战事将近,所以朱元璋要求宋隐,既要打压淮西武将,但还不能彻底铲除他们。
……
吕永博自从离开军部后,淮西一派就几乎没办法插手军部事务。
现在军部官员几乎都有宋隐直接领导。
宋隐从朱元璋那回来后,就召开了官员会议。
“宋尚书,大明各地军营已经整编完毕,也按照兵种相应配备了不同的训练场地。”
“军费也配备到位。”
军部官员一个个都老实地汇报,毕竟这次会议朱标也在。
朱标很在意兵权何时能够集中的问题,所以一有时间就往军部跑。
朱标看到桌面上地图标注各个的位置,满脸好奇,“宋师,军营跟军营之间相隔那么远,调动起来会不会麻烦?”
听到朱标询问,其他官员也看着宋隐。
毕竟这些军营的选址,都是由宋隐一手指定。
开始时,他们以为宋隐如此选址,是为了方便训练,现在看来却不是这回事。
宋隐看着众人如此好奇,于是解释,“如此区分,是为了我朝军队要进行全新的改遍。”
这话就连朱标都纳闷了。
“宋尚书,咱们军队不是已经改编过了吗?为什么还要重新改编?”
“对啊尚书,军队迁移耗费时间及财力都非常大,如此折腾,势必也会影响将士们的志气。”
得知宋隐的打算后,在场官员纷纷议论。
军队不同于其他部门,接二连三的整改,对将士来说肯定会有影响。
“不用担心,本官说的整改,不需要军队再次调动。”
“而是重新进行编制。”
闻言,朱标当即反问,“军队就是大明的军队,为什么还需要编制?”
“如此一来,军心岂不是四分五裂?”
面对朱标及众人的质疑,宋隐拿出一张地图。
这是大明的军事分布图。
可是朱标等人看了却直皱眉头。
军事地图上标注军队的方位,可以用混乱来形容,简直就是杂乱无章。
“你们看,我朝军队几乎集中在南方的州府边境,背后的各州府几乎没有军营,更没有军队作为后盾。”
“一旦发生战争了,前线只能自己苦撑,后方支援赶过来很不便,可以说,几乎等不到支援。”
宋隐这番解释,朱标等官员都不停点头。
只是随即他们又疑惑起来,这件事情跟军队编制番号什么的有关系吗?
“这个本官清楚,几场战事如果不是宋师调遣,也不可能如此顺利地大败蒙元军队。”
“但是这跟宋师选择的军队驻扎点有关系吗?”
“之前我朝的军事布局,几乎是重点围绕着京城和边境这两个地方,其他地方几乎没有布局。”
“但是现在这个重新制定的军事布局,跟原来完全不同。”
宋隐听到朱标的分析,欣慰地点了点头。
其他官员也是大感诧异。
他们都知道,朱标向来重文轻武,几乎对军事方面一窍不通。
可是现在,他们这些沙场老将都没有跟上宋隐的节奏,但朱标却几乎明白了。
这点让他们深感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