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时间,林诗云才从屋子里出来,教众人泡种子。大家忙了一天。终于所有种子都被泡上了。泡种子也是有讲究的。白天水要淹没种子,晚上种子要露出水面。水温保持在三十度左右。泡上三天才能进行催芽。
林诗云让木匠做了好多方形的大盒子。然后在盒子底部铺铺上打湿的麻袋。然后放进泡好的种子,铺平在盖上湿润的麻袋。找温暖的地方保暖。每天按时给种子浇水。大概三四天左右,种子就会长出白色的小牙!这时候,就可以进行育苗了。
大棚在催芽的这几天,已经按照林诗云的要求搭建好了。火墙也砌了起来并且试着烧了一下。挺好的,就是火墙也要注意烧的不能太旺。容易把苗烤死。感觉烧多了就多泼点水在墙上降降温。
林诗云按照记忆教农户整理苗床。在苗床最底下要铺上麻袋。方便插秧的时候取苗。在现代用的都是带小圆洞的塑料布。古代没有林诗云只能用麻袋试试了。把麻袋裁成小块。均匀的铺好。在上面铺上混合好的营养土。弄出厚厚的苗床。苗床整理好,把种子均匀的撒在苗床上。要密一点撒。撒好后再用塞子在种子上面塞上一层细沙土。
然后就是看好温度,湿度。等待出苗了。晚上要给大鹏盖上草垫子。白天要把草垫子卷起来。天冷就烧火墙。天热就充分接收阳光。
为了更好的监督和预防有人使坏。林诗云这一个月都住在了皇庄上。直到二十五天后。稻苗终于达到了可以插秧的高度。稻田里已经提前耕好,放水泡好了。林诗云开始教大家插秧。都是种田里老把式一教就会。几天的时间水田就插秧完毕了。虽然比之前的种田方法累了一些,可是看见别人的田里苗还没长出来,自己田里已经郁郁葱葱了成就感也是满满的。
当大司农看见成效后才知道,林诗云的本事。因为林诗云来的时候已经四月初了。所以育苗晚了一些。如果在早上一些育苗就更好了。
大司农看着田里的禾苗。终于想通了,林诗云为啥要大费周章的育苗插秧了。这样一来就等于田里的秧苗提前种了一个月。那么收割也会提前一个月。不要小看这一个月。在东北,种水稻一直是存在风险的。如果那一年冬季来的早,禾苗还没有长好,冬季又提前到了。那么一年到头就有可能白忙了。林诗云这么一折腾!就大大避免了这一弊端。且因为多出的这一个月粮食长的会更好。因为在天气转凉之前粮食就提前成熟了。粮食自然比在天气逐渐变冷中成熟的粮食要饱满产量自然有所提高。
还没有秋收,大司农的脸颊就已经火辣辣的疼起来了。这打脸打的不要太爽啊。大司农开始正视林诗云!可惜林诗云对他的印象简直坏透了。根本不愿意搭理他。育苗的这一个月非必要林诗云是从来不和大司农说话的。现在更是当他是空气。
接下来的一切就不需要林诗云了。林诗云就回到王府准备开自己的店铺发财去了。
百里墨接回小媳妇开心的不行。刚收到消息就进宫求皇上,让钦天监赶快选日子,他要尽快补办婚礼。名正言顺的娶回小媳妇他才安心。他有预感,这次小媳妇立功回京,桃花必然找上门。必须稳住自己的地位才安心。
林诗云回府后先好好吃了一顿饭,接着沐浴舒舒服服的睡了一觉。补回了精神。打算第二天一早,就去看看百里墨帮忙装修的几间店铺。好从家里吊货过来。
第二天一早,刚用过早餐,皇上的圣旨就到了。先是赏了林诗云好多东西!然后又说要百里墨和她在半个月后补办婚礼。婚礼流程和成亲一样。林诗云的店计划说不定又要推迟。
结果问了百里墨才知道人家给她想的可周全了。等婚礼过后她先开茶馆和首饰铺。
老本行等村子里的小徒弟们都出徒了在开店。顺便把作坊也建到京城来。现在人手不够运输实在不方便,就先不要开的为好。
既然百里墨都给她想的这么周全了,她还有什么好说的。安心准备婚礼。顺便等待他的说书班子集体过来。接受为期一个月的突击魔鬼训练。然后再分开去往其他七个府城着手开店。到时候林诗云只出钱。从找铺子到装修开张,就都要靠他们自己了。等铺子都步入正轨了,林诗云去视察一下工作就可以了。
在云山村的八个帅哥还不知道,自家主子已经把大包袱给他们准备好了。就等着他们给她开疆拓土呐。还在卖力的练功习字。准备着大显身手。每天他们都要在村口轮流说书!对上台说书已经不在胆怯。驾驭舞台和观众的能力也逐步提高。
两个月这群小子的成长不可谓不快。多亏了年轻记性好。不然话本子背不下来可就有热闹看了。他们认字都是用话本子。师傅一边教内容他们就一边背一边认字。几乎是三四个话本下来,他们大部分的字就都认得了。
林诗云这边热火朝天的准备着婚礼。那边孙师傅,带着八个徒弟外加自己的儿媳孙子快马加鞭的往京城赶来。到的早的话兴许能赶上林诗云的婚礼。
林诗云大婚前,从王府搬出来,住进了刚买下的一处小院子。林诗云的婚礼办的也算热闹!林诗云刚认识的三人给他做了伴娘。没有兄弟背她出嫁。诺诺自告奋勇说他要送娘出嫁。百里墨来接亲,大门口诺诺给百里墨出了三道难题。
诺诺道“想娶我娘亲过门,就先答对这三道题!答错了要接受惩罚!另外娘亲在这个世上,就剩下我一个有血缘的亲人了。待会娘亲出门要爹爹亲自背她出来。我太小了背不动,要不然我就亲自背娘亲出门了。”
众人都被诺诺孩子气的话给逗笑了。同时也挺心疼林诗云的。就剩下诺诺一个亲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