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慈烺知道,此时的大明使用的火器主要是鸟铳,也就是火绳枪,火绳枪使用发射步骤繁多。
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一、倒药,将火药从药罐中倒入药管中,每管药发射1发弹;
二,装药,将火药从铳口倒入铳膛;
三、压火,用随枪的细长铁杖将膛内火药压实压紧;
四、装弹,取出弹丸装入铳膛,然后用仗将弹丸压入火药中;
五、装门药,将发药罐中的火药倒入药室的火门内,把药室填满,使之与铳膛内的火药相连,而后将火门盖盖上,以防潮湿;
六、装火绳,将火绳装入扳机的龙头式夹钳内,准备点火。
通过以上六个步骤,火绳枪便准备完毕了,射手处于听命待发状态。
射击时,需打开火门盖,点燃火绳,以蹲跪姿或立姿瞄准扣动扳机发射,紧急时也可直接向火门点火不瞄准发射。
如此繁琐的步骤,造成即使是一个非常熟练的火绳枪使用者,一分钟也只能发射一到两次火绳枪。
而且,火绳枪需要用火点燃火绳,这就导致,下雨天和潮湿天气,火绳枪根本就用不了。
火药填充过多还会造成炸膛,将使用火绳枪的士兵炸伤或者炸死。
加上现在,明朝朝政腐败,工部武器制造司制造的武器粗制滥造,技术不合格,导致发给士兵的鸟铳更容易炸膛,士兵们就更不敢使用了。
朱慈烺在脑海中回忆着燧发枪的构造,一边想一边在纸上绘画。
燧发枪是一种燧发设计的火枪,是由火绳发展而来的,用火石代替了火绳,燧石通常是在使用前便置好,使用时膛内首先放好火药和弹丸,再扳开燧石击和外药保险盖并在外药口放置少量药,当扣动扳机时,施放燧石击敲击外药保险上的摩擦块产生火花引燃外药,再待击发药烧至膛内射出弹丸。
其实燧发枪相比于火绳枪使用也是略微繁琐的,但是最大的好处就是,随发枪不在需要点火绳,这也极大的方便了士兵的使用,节约了发射时间。
一个熟练的士兵,使用燧发枪,每分钟可以发射三次,射速相比火绳枪也得到了提高。
燧发枪因为枪管气密性比较好,所以即使没有膛线,200米射程内都是具备杀伤力的。
其实现在的火器相比于弓箭手在射速、射程方面并没有太大的优势,但是火枪兵相比弓箭兵就太好训练了。
尤其现在明朝这种人数密集的冲锋作战,只要士兵能够会开枪,几乎不要什么瞄准,直接发射就可以起到杀伤效果。
事实也是如此,当朱慈烺率领自己的五千使用燧发枪的士兵面对张献忠上万人冲锋的时候,火枪兵只是简单重复装弹、发射,就这样,一轮轮的齐射,疯狂收割蜂拥而来的起义军,这些都是后话了。
此时的朱慈烺根据自己后世的回忆,已经画出了燧发枪的基本构造图,但是有一些细节地方他实在记不清了。
朱慈烺准备去找咱们大明科学家宋应星一起讨论一下。
不过,在去找宋应星前,朱慈烺先去了一趟工部,找到了工部尚书刘遵宪。
刘遵宪也算是是个忠臣,如今已经60多岁了。
朱慈烺看着自己面前这个花甲老人,客气的说道:“刘尚书,父皇让本宫来工部挑选一批数量的工匠,还请尚书大人不要护才。”
刘遵宪向朱慈烺行礼后道:“老臣不敢,只是老臣听说,太子殿下那有不少五琼浆,老臣俸禄微薄,实在是买不起五琼浆,也买不到,但老臣一生好酒,还请殿下赏赐老臣几瓶。”
随着五琼浆风靡京城乃至整个北直隶,自然会有有心之人去探查五琼浆幕后的东家是谁,所以朱慈烺自然也就浮出水面。
而且随着五琼浆的大卖,已经开始有人觊觎五琼浆的制作方法,骆养性也加派了一个百户的锦衣卫,将蒸馏酒工坊严密的封锁起来。
朱慈烺听后,心中暗想,这老家伙是要敲诈自己呀,不过用一点五琼浆,换来一批好的工匠,朱慈烺还是愿意的,毕竟五琼浆他要多少有多少,而好的工匠他却没有。
在一切生产都没有标准,没有机器的大明朝,有一个有经验、技术好的工匠是非常重要的。
朱慈烺哈哈大笑道:“刘尚书,只要你给我找一些好的工匠,五琼浆我有的是,我马上派人先送一百斤到刘大人府上。”
刘遵宪一听,太子殿下出手大方呀,一出手就是一百斤五琼浆,这放到外面至少值一千两白银,关键是现在的五琼浆是有钱都不一定买的到。
刘遵宪眼睛发光的说:“老臣谢谢太子殿下。”
说罢,在刘遵宪的引荐下,朱慈烺顺利从工部兵器制造司制造枪支的工匠中,挑选了三百名年壮力强的工匠,这些工匠也非常愿意和朱慈烺走。
因为工部现在几乎不制造火枪了,一方面是士兵们不愿意用,另一方面是火枪造价高,朝廷现在没银子,因为没活干,这些工匠在工部武器制造司也不受待见。
加上太子殿下允诺他们,以后不仅有饭有肉吃,每个月每个人能领取一两银子的工钱,手艺好的,有重大技术改进的,制造合格枪支数量较多的,还可以领取一种叫作绩效的俸银。
其实工匠们对太子殿下说的绩效不太理解,但是这些都无所谓,工匠们认为只要有银子领就行,管他什么银子。
刘遵宪将一个中年人引荐给了朱慈烺,并说这个中年人叫胡鹏南,是工部武器制造司的老人,制造枪支技术十分了得,在工部武器制造司也颇有威望,对朱慈烺挑选的这三百名工匠也很熟悉,可以帮助朱慈烺管理这三百名工匠。
朱慈烺对刘遵宪又是一番感谢,便将这三百名工匠交给胡鹏南管理。
胡鹏南一听,太子殿下一下子让他管理这几百人,也很是激动,同时有点惶恐,朱慈烺拍了拍胡鹏南,让他放松,用心做好份内之事即可。
胡鹏南看太子如此温和,心中也镇定下来。同时,也暗自下决心不能丢了刘尚书的面子,毕竟是刘尚书引荐的自己,更不能辜负太子殿下的信任。
随后,朱慈烺又付出了一百斤五琼浆的代价下,从工部武器制造司挖走了二百名铁匠。
朱慈烺将这些铁匠也交给胡鹏南管理,让胡鹏南做好人员姓名、户籍的统计,统计后将名单送给锦衣卫指挥使骆养性。
胡鹏南自然领命。
朱慈烺自然是想让骆养性对自己挑选的这五百人进行政审,毕竟自己以后要制作的燧发枪、手雷、地雷甚至是大炮,都是超出这个时代的产物,觉不能让奸细混进工匠队伍,不然后果不堪设想。
选好工匠后,朱慈烺便带着胡鹏南去找宋应星,毕竟现在朱慈烺没有那么大的工坊容纳五百人,只有让剩下的工匠留在工部武器制造司,听后安排。
见到宋应星后,朱慈烺向宋应星介绍了胡鹏南,二人互相见礼后,朱慈烺便拿出了自己所画的燧发枪草图。
宋应星定睛一看,顿时道:“殿下,这个不就是毕懋康大人在<军器图说>里写的燧发枪嘛”
朱慈烺也是非常惊讶,难道大明朝现在已经有燧发枪了?在朱慈烺的印象里,燧发枪是西方人发明的,而且一直使用装备到十八世纪中后期,而现在才十七世纪呀,大明已经有人开始研究燧发枪了。
宋应星接着说道:“微臣仔细看了看,和毕懋康大人所发明的燧发枪确实很相似。不过。殿下这枪的前面为什么要安置一把刀?”
宋应星指着火枪前面的刺刀好奇的问道,朱慈烺向他解释一番刺刀在战场上的用途后,宋应星和胡鹏南都觉得太子殿下的这个设计甚妙。
朱慈烺也向宋应星打听了毕懋康和燧发枪的事情。
宋应星说,毕懋康在崇祯八年的时候,出了一本<军器图说>的书籍,在这本书里介绍了燧发枪,并贡献给了朝廷,但朝廷中目光短浅的大臣认为,火枪在和建奴的作战中,效果不大,所以便不同意制造装备燧发枪。
朱慈烺又是一阵惋惜,看来中华民族在清朝之前一直领先世界一个世纪的话着实不假。
朱慈烺问宋应星:“宋大人,你看这个燧发枪还有无地方需要改进?”
宋应星拿起来图纸,又仔细看了一番,对崇祯道:“不瞒殿下,微臣在看过<军器图说>后,也曾研究过此物,微臣认为,可以讲火药和弹丸混装在一起,用油纸包裹,使用时,直接将包裹好的弹药放进枪管,然后燧石击发,这样提前分装好的弹药,可以极大提高发射速度,也可以避免火药填装不对引起的炸膛。”
朱慈烺一听,宋应星不愧是大明的科学家,他描述的燧发枪,正是后世历史上17世纪初,西方国家发明的定装纸壳子弹。
定装纸壳子弹把定量火药和弹丸装入一个防水的纸制弹筒,使用时只需用牙把弹筒咬开,把里面的火药倒一部分到发火池里,再把剩下的火药和弹丸用通条塞到枪管里就行了。
朱慈烺随即兴奋对宋应星说:“宋大人,你大胆按照你的思路去研究,本宫全力支持你!胡鹏南也全力协助你,请宋大人帮我尽早研制出此枪,这对我大明至关重要呀。”
朱慈烺说的真切,宋应星和胡鹏南皆表示会加倍努力,尽快研制成功。
宋应星又和朱慈烺说,他尝试过朱慈烺给他的一硝二磺三木炭的黑火药配比,威力确实大了很多,他现在正在研究如何将硝、磺、木炭纯度提高。
朱慈烺很高兴,让宋应星加快研究。同时,朱慈烺告诉宋应星,他会将毕懋康老大人请来参与研究。
宋应星也表示,毕懋康如果能参与到研究中,肯定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不久后在朱慈烺和宋应星、毕懋康三人的研究讨论下,定装燧发枪问世了,威力更高的黑火药问世了,甚至没过多久,无烟火药也出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