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最让“张大勺”的厨艺名声远扬的,还得说他去年为大食堂做的那次鸡。
去年11月份,赶上个星期天的时候,这“张大勺”明明该家里休息。
却破天荒出手,跑到单位来,一共做了六只鸡。
然后拿到了大食堂,让人把“蜜炙鸡”仨字儿写在黑板上,算做当天中午限量版的加菜。
他还占据了一个打饭窗口,头一次弄来个切熟食的墩子,亲自操刀切块儿。
就跟广东人卖烧腊似的,对厂里的职工进行售卖。
想想吧,光这道菜名儿,就有多招人啊?
“北极熊”百分之九十九的职工,都是吃窝头,啃老咸菜疙瘩长大的。
进厂之前,兴许逢年过节吃顿饺子,都跟吃了龙肝凤胆一样。
别说吃过见过了,连听都没说过什么蜜炙鸡。
尤其透过窗口一闻,香味儿扑鼻,能撩拨得人哈喇子都控制不住了。
大家是相当的惊奇,谁都有心想尝尝。
可再仔细一看小黑板上写的价格,却几乎能把人吓得叫起来。
因为居然写着这道菜,一块六毛钱一份儿。
要知道,“北极熊”的食堂虽然表面上和别的厂子没区别,职工都需要自己花钱购买饭票。
可实际上作为年年利润上升一大块的高效益大厂,“北极熊”碍于制度有钱发不出去,是真舍得花钱搞内部福利。
他们连楼房都盖起来了,对职工食堂自然有大幅补贴。
事实上,职工食堂一向奉行的基本原则就是,菜品要按成本价卖给职工,只能亏不能赚啊。
正因为如此,食堂应季素菜能低至五六分钱。
比如说冬天的白菜、夏天的黄瓜、西红柿。
油水丰厚的肉菜,也不错过四毛,六毛。
就比如说青椒肉丝、糖醋排骨、焦溜丸子之类。
最贵的豪华菜,到天了也就一块,那还得是海味。
比如说油焖大虾,或者是足够俩人吃的一整条黄花鱼。
反正兹要不是一日三餐都在厂里吃,男的每月换十五块钱的饭票足够。
要是女职工,兴许连十块都吃不了。
所以说来,这一块六是什么价啊?
那几乎是一个职工三四天的菜金了!放外头,也能买下多半只活鸡!
那想想看把,到了“张大勺”这儿,一份他就卖给大家伙儿七八块儿肉。
职工们能不觉得他黑心吗?
于是有人立马闹起来了,敲饭盆起哄,还有人闹着要去把行政科长给请来。
没想到,行政科长还就这工夫进了门,他也是拿着饭盆来吃饭。
一眼看见黑板上的价儿,反应也和职工们大致差不多,同样不敢置信。
————
科长就问“张大勺”到底怎么回事。
没想到“张大勺”属狗脸的,听着科长语气不善,居然连科长也不尿,话一样是横着出来的。
“卖这价儿怎么了?那是成本。哪怕再多卖一倍的钱,我都觉着亏。我这么跟你说吧,今儿赶上高兴,我才做了点。你要吃的话,我就卖你一份。可要过了今儿,你再说想吃,还没有了呢。”
瞧瞧,他有多狂!
职工们的轰然中,自觉当众被落了面子行政科长不禁生了气。
可就在他正要好好掰扯掰扯这事儿的时候。
没想到身在后厨的庞师傅知道前头闹开了,这时候擦着手从后面出来解决矛盾。
出乎所有人的意料,他居然当众为“张大勺”站台。
自己拍着胸脯作保,说“张大勺”做的这道菜,还就值这价儿。
“哎哎,都别瞎咋呼。我跟大家伙把事儿挑明白了吧。张师傅做的这蜜炙鸡啊,贵是贵了点,可这是宫廷的做法,用的辅料比鸡都贵,原本就不是一般人吃得着的。”
“而张师傅为什么要做这道菜呢?因为今年是鸡年,又是恰逢张师傅自己个儿过六十整寿。他高兴啊。所以为了给大家伙分分福气。这才难得在休息日来咱们单位,专为咱们周日来厂加班的同志们做了这么六只鸡。”
“所以过了这村还就没这店了。你们吃了这回要觉着好,再想吃,那最早也得等张师傅过下一个本命年的时候了。可到时候多半张师傅挂了刀,还未必愿意做了。”
“信我的,我就劝你们一句。不差这一块多钱的,不妨都尝尝,这得算是一种缘分,一种难得的口福。吃过的,绝对够你们以后跟别人念叨念叨的。比你们花十几块买条绷屁股的裤子穿身上强。”
“而且说到底,人家张师傅是义务加班劳动,何况这菜即使卖得再贵,也装不进张师傅自己的兜里去。本就是各凭自愿的事儿,大家愿意买就买,不愿意买就拉倒,谁也用不着起哄说怪话。”
跟着庞师傅就跟行政科长说,“我知道您,不就是怕价高了卖不出去不是?您放心,一份也剩不下,好东西是有人认的。真要没人要,那是我们后厨的福气。我们全包圆了,还不行吗。您尝尝看,吃嘴里就知道哪儿不一样了,我请您。”
说完,庞师傅率先掏了一块六现金放收饭票的木匣子里了。
当众给科长打了一份,算是他请客。
别说,这下还真就压服了众人,再没有半点杂音了。
因为管着一千多人伙食的庞师傅,那可绝对厂里的实权派啊。
从某种程度上说,他的威信比厂长都大。
行政科长离了他也根本玩儿不转,有谁敢不给他这份面子?
何况他要一恼了谁,那可了不得。
他能让你永远在食堂找不着实惠,直接影响到伙食待遇。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
对“北极熊”厂的任何一个职工说,庞师傅就是天!
所以没的说,行政科长点点头把这事过去了。
厂里的职工们也全消停了,任何噪音再也没有。
而且也确实有一些人,还真的被庞师傅这么卖力的鼓吹给说动了,愿意捧捧这个场。
这些人或是出于好奇,图个新鲜,想尝尝宫廷秘方做出来的菜有何不同。
或是是虚荣心泛滥,想借这个机会当众出回风头,花个一块六摆摆阔,找找自豪感。
甚至还有人,是为了是追求某位姑娘,才下的血本。
但无论动机为何,舌头是不会骗人的,这鸡一吃到嘴里,每个人无不被前所未有,想都想不出的味蕾享受折服了。
像边建功他们车间里就有一位勇于充当土豪的小青年买了一份,本来只为了尝个新鲜。
结果都绝了,他吃过一口居然就放不下来了。
当他很快吃光后,吧嗒了一下嘴儿,体会了一下回味儿,就回去又要一个。
没想到,吃完了俩了,他还不够,竟然又去买,一连气儿吃了仨。
要不是所有买了蜜炙鸡的主儿,连行政科长在内,几乎都表现出跟他一个馋虫样的反应,全回过头抢着买。
要不是大食堂的庞师傅见势不妙,还悄悄扣下了多半只鸡。
那十有八九,这已经吃了仨“蜜炙鸡”的小子还停不下嘴来呢。
他大概能把身上所有饭票都买了这宫廷秘方带来的口福。
那是真吃上瘾了啊。
后来这小子就因为这事儿一下出了名儿,被人起了个外号叫“大头”。